详细信息
林木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林木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人:贾慧君[1] 槐明[1] 李江南[1] 万细瑞[1] 陆新育[1]
第一作者:贾慧君
完成机构:[1]中国林科院林业所 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 安徽省砀山县林业局 山东省兖州市林业局;
年份:2004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施肥配方;林木施肥;稳态矿质营养理论(林木)
分类号:S72
摘要:植物稳态矿质营养,以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为处理变量,取代传统营养使用的外界浓度,为矿质营养研究及施肥革新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成果坚持稳态营养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放弃与营林措施相距甚远的部分条件,结合我国林业实际引进、发展。取得稳态营养施肥机理研究重大突破。1.将稳态营养与传统营养从理论上幼苗的生长、营养状况、营养物需求进行比较,利用相对简易条件,创造性地完成兰考泡桐水培实生苗稳态营养比较研究,以大量数据展示了稳态营养的科学性;2.继发现 稳态营养提高兰考泡桐根插苗盆土矿质养分释放能力,精心实施湿地松容器苗根介质土壤矿化作用研究,首次获得土壤营养物通量密度的确凿数据,从动力学上揭示,适宜的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提高土壤向根系投递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离子吸收、加速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实质;3.研究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矿化作用随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表明研究土壤矿化作用除考虑土壤温、湿度外,还应考虑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这一重要人为因素;4.在一定范围内,Pt菌根化作用随营养相对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不同于“随施肥水平提高而下降”的传统认识。上述结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为稳态营养施肥与喷、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相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与应用相结合,提供稀土林用部分理论依据及技术要点;配制出多种林木幼苗最适营养液;总结了确定土培幼苗最适营养物比例的方法;研制出稳态营养培育湿地松Pt菌根化容器苗,以及圃地培育泡桐、湿地松壮苗,农用、混交泡桐幼林配方施肥技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