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杉木人工林采伐模拟
Simulation Logging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Based on Structured Forest Manage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杉木人工林采伐模拟
英文题名:Simulation Logging i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s Based on Structured Forest Management
作者:吴绍发[1] 王平[1] 沈庆华[2] 骆珍莎[2] 王丹[2] 周寒棣[2] 吴统贵[3] 朱念福[3]
第一作者:吴绍发
机构:[1]庆元林场,浙江庆元323800;[2]钱江源G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浙江龙泉3237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311400
年份:2025
期号:4
起止页码:7-11
中文期刊名:林业科技通讯
外文期刊名: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百山祖国家公园科研项目(2021KFLY12,2021KFLY02);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C02053).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结构化森林经营;模拟采伐;林分空间结构优化
分类号:S791.27
摘要:在采伐阈值条件下,探索以最小的人为采伐干扰实现最大程度的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以期为人工林精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2块30m×30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实测样地,根据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采用6个典型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U、角尺度W、密集度C、混交度M、开敞度K和竞争指数CI,构建林木空间优势度指标TS以评估林木生长潜力,实现采伐木精准选择;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标FS以评估林分整体空间结构质量,实现最优采伐株数选择.模拟采伐结果显示,在采伐阈值条件下,接近42%的样地最大FS数值对应的最优采伐株数小于采伐阈值,最大FS值平均提升20.95%(0~44.4%).模拟采伐FS最大值对应林木株数后,混交度M增加55.7%、开敞度K增加19.24%,均显著高于采伐前;而角尺度W仅增加3.18%,无显著变化;大小比数U降低11.36%、密集度C降低2.63%、竞争指数CI降低17.7%,均显著低于采伐前,说明采伐木和采伐株数的精准选择可以有效改善林分空间结构质量.因此,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构建林木空间优势度指标和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以精准选择采伐木和最优采伐株数,在森林经营实践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