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新技术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新技术
完成人:周汝良[1] 叶江霞[1] 石雷[1] 王艳霞[1] 龙晓敏[1] 邓忠坚[1] 泽桑梓[1] 廖怀建[1] 赵璠[1] 丁琨[1] 黄晓园[1]
第一作者:周汝良
完成机构:[1]西南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年份:2018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地图模拟表达方法;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S76
摘要:(一)主要技术内容: 1.基于遥感和GIS的测报变量基线及空间数据库构建技术。 借助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及地面观测数据,通过遥感同化反演及信息提取等,建立了测报变量的时空基线模型;构建了全国250m尺度、云南省90m尺度的气象类、地理环境类等一百多个测报变量的基线地图,集成空间数据库。 2.灾害时空过程模拟表大、精准化及概率化测报技术。 提出了基于基变量、时空基线动态合成有生态学意义的测报变量,并实现变量虚拟及可视化、灾害时空过程连续化模拟表达、灾害图像增强与可视化理解应用的技术方法。并根据变量对有害生物发展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构建了气象类、地理环境类变量的指数化作用模型,构建了表达人为影响、生物因子等共性作用函数及测报风险概率模型。提出一年365天的气象因子场、人类活动影响数据的采集集成,并耦合有害生物发展规律,实现扩散传播、定植(殖)及危害过程的时空连续化模拟表达。 3.测报分析GIS平台、测报结果地图互联网+发布平台及应用。 研发了通用的"有害生物测报GIS平台"、"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结果发布WebGIS平台"。 (二)授权专利情况: 成果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三)技术经济指标: 1.提出了一套"度量"有害生物扩散传播、定植(殖)危害、发生发展的测报变量"空间基线"、"时间过程基线"的构建方法,实现了测报变量的计算机模拟表达与大数据采集集成管理。 2.提出了一种基于测报变量的动态合成,拟概率化模型的通用测报方法及时空过程的地图模拟表达方法。 3.研发了一套首次应用于全国森防行业,开展基于卫星遥感、GIS进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分析GIS平台,互联网+信息发布WebGlS平台。 4.提出了一种3m、6m、10m、20m、50m、100m、200m、500m、1000m多尺度、立体可视化表达测报变量及结果的模式。 (四)应用推广及效益: 2008年至2017年,开展了云南省有害生物总体趋势、松毛虫、切梢小蠹、松墨天牛、薇甘菊、松材线虫病的测报预警与应用发布。2016年至2017年,开展了全国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的检疫测报预警、定殖传播及危害的测报预警,虫态发育时间过程模拟与预报。并通过国家林业局森防病害防治总站、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借助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WebGIS系统向全国1000多个相关州市、县区级单位分发了测报预警成果地图,并开展地图浏览与可视化理解示范应用。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对2017年度的测报预警结果进行了全国性的发布及精度验证,实践检验表明,美国白蛾的新发疫区的测报精度达83%,老疫区测报精度达到100%;松材线虫病新发疫区的测报精度达76%,老疫区的测报精度达到98%。 在云南应用中,近两年来取得了3.8亿元的防灾减灾效益。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