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降香黄檀生长和材性性状种源差异及早期选择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
中文题名:降香黄檀生长和材性性状种源差异及早期选择
作者:洪舟[1] 杨曾奖[1] 张宁南[1] 郭俊誉[1] 刘小金[1] 崔之益[1] 徐大平[1]
第一作者:洪舟
机构:[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年份:2019
期号:1
起止页码:11-17
中文期刊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金: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FYBB2017ZA0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0537);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降香黄檀;生长;材性性状;种源;早期选择;红木;
分类号:S792.28
摘要:【目的】研究目前收集的濒危树种降香黄檀种源的生长和材性性状差异,为广东地区降香黄檀造林提供优良种源。【方法】对广东省阳江市11年生降香黄檀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分析,观测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心材比率,在生长和材性性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并依据聚类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进行早期速生优质种源选择。【结果】8个种源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材积和心材比率在种源间的差异最大。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P <0.01)水平,其余3个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降香黄檀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材比率与胸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降香黄檀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主要受种源地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影响,来自年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地区的降香黄檀种源,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量较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心材比率也较高。依据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将8个种源大致划分为具有明显地理格局的两类:一类为东部沿海种源,另一类为中西部山脉种源。【结论】降香黄檀的遗传分化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气温均有一定的关系。初步挑选出生长快、材质优,心材比率高的白沙种源可作为适宜广东地区造林的降香黄檀优良种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