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单叶省藤和黄藤高效培育技术
文献类型:科技成果
中文题名:单叶省藤和黄藤高效培育技术
登记号:2006BAD19B09
完成人:尹光天[1] 曾炳山[1] 甘四明[1] 杨锦昌[1] 李荣生[1] 李湘阳[1] 邹文涛[1] 刘英[1] 李发根[1] 李梅[1]
第一作者:尹光天
完成机构:[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年份:2010
语种:中文
中文关键词:单叶省藤;黄藤;良种选育;栽培技术
分类号:S56
摘要:该成果来源于“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所属课题“棕榈藤培育及藤材防光变色技术研究”和“棕榈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近十年的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该成果于2010年9月被项目验收委员会认定为成果。该成果处于中试阶段,一些技术成果已转让至国外或在中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良种选育、组培快繁和集约栽培等技术研制、组装与集成,筛选出黄藤优良家系8个、单叶省藤优良家系6个和优良无性系5个,产量分别是参试家系/无性系总体平均值的176%、217%和203%以上;成功获得与单叶省藤雄性相关SCAR标记,建立了36个单叶省藤无性系的分子指纹图谱;解决了黄藤和单叶省藤以萌蘖芽为外植体无性快繁技术,组培增殖倍数提高至3倍以上,组培生产成本降低20%左右;突破了传统林藤套种模式下棕榈藤前期生长缓慢、抽茎迟的难题,使棕榈藤抽茎萌蘖提早2-3年,初次投产时间缩短2年以上;与原有棕榈藤资源培育技术相比,该技术总体上可提高资源培育效率50%以上。另一方面,获得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颁布地方标准1项,研制国家标准2项和行业标准1项。该成果针对中国棕榈藤资源培育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求;通过应用相关技术成果,可明显促进棕榈藤生长、缩短棕榈藤初产期、增加藤林产量和提高资源培育效率,从而实现棕榈藤速生、丰产和高效的目标。因此,该成果对于在中国北纬24°以南的宜藤地区进一步扩大棕榈藤资源培育、带动棕榈藤种植业和提高藤林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