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海雯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 任职于 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被引量:4H指数:1北大核心: 5 CSCD: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结果分析中...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视图:
排序方式:
盐渍化土壤隔盐脱盐材料及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收藏 分享
作者:邹荣松[1,2,3] 陈军华[1,2,3] 邓丞[1,2,3] 武海雯[1,2,3] 张华新[1,2,3]
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天津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综合试验中心
来源:《世界林业研究》  2023
关键词:盐渍化土壤  隔盐材料  脱盐材料  隔盐技术  脱盐技术  
摘要: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近1亿h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0。盐渍化土壤面积仍在不断增加,而高盐浓度是导致盐渍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差、生物活性低的首要因素。因此,降低盐渍化土壤中的高盐浓度是盐渍化土壤治理的核心任务,也...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液泡膜转运蛋白在植物耐盐性调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万玺宏[1,2,3] 张会龙[1,2,3] 朱建峰[1,2,3] 武海雯[1,2,3] 张华新[1,2,3]
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综合试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天津林业科学研究所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  2024
关键词:液泡  液泡膜转运蛋白  耐盐性  
摘要:液泡作为植物最大的细胞器,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盐胁迫下植物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将过量毒害离子区隔化于液泡,并对细胞质中流失的离子进行补充,维持离子平衡、减少离子毒害,以此来应对盐胁迫。本文围绕植物耐盐...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我国盐生饲料植物资源与营养价值分析被引量:1收藏 分享
作者:武海雯[1] 陈军华[1] 吴亚琦[1] 张会龙[1] 朱建峰[1]
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来源:《中国饲料》  2022
关键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饲料缺口  饲用价值  养分调控技术  多重效益  
摘要: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是饲料总量供应不足是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大量依靠饲料进口可能会加剧畜牧业生产的困境,着力开发我国的抗逆饲用植物资源和边际土地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拥有丰富的盐生植物资...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模拟氮沉降对鄂西南湿地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余玉蓉[1,2] 吴浩[1,2] 高娅菲[1,2] 赵媛博[1,2] 李小玲[2,3]
机构: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2023
关键词:泥炭藓  氮输入  叶绿素  抗氧化酶  形态  
摘要:泥炭藓(Sphagnum)作为泥炭藓湿地中的优势种,是泥炭藓湿地最主要的固碳(C)植物,其生理与形态特征关系着泥炭藓湿地的碳汇潜力。氮(N)沉降对泥炭藓生理和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但有关N沉降对湿地泥炭藓生理及形态特征的...
其他来源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同方期刊数据库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盐生灌木白刺及其植物盐提取技术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张华新[2,3,4] 倪建伟[1] 杨秀艳[1] 唐晓倩[1] 李焕勇[1]
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盐碱地研究中心;中国林学会盐碱地分会;中国林学会树木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2021
关键词:林业科学技术  中国林学会  重度盐碱地  提取技术  盐离子  生态修复  白刺  植物盐  
摘要: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第十一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由盐碱地中心张华新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盐生灌木白刺及其植物盐提取技术”荣获了第十一届梁希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盐生灌木白刺及其植物盐提取技术”综合考虑盐生灌木白刺超...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河套灌区盐碱地主要造林技术与造林模式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吕建平[1] 武海雯[2] 潘瑞萍[1] 杜凤梅[1] 吴亚琦[2]
机构: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保护站
来源:《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3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  两行一带  延时造林技术  地形重塑造林  盐碱地原土造林  
摘要:河套灌区地处内陆半干旱区,交叉分布着大面积盐碱地。在长期的林业建设中,总结和研发出了以“两行一带”为基础的农田防护林模式和以延时造林、地形重塑造林、耐盐碱植物原土造林为代表的中重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为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林...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冷浸田改种泥炭藓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降低胞外酶活性被引量:0收藏 分享
作者:高娅菲[1,2] 赵媛博[1,2] 徐玲[1,2] 孙嘉悦[1,2] 夏煜轩[1,2]
机构: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关键词:冷浸田  泥炭藓  人工种植  土壤酶活性  碳积累  
摘要:[目的]研究冷浸田改种泥炭藓(Sphagnum)不同年限后土壤的固碳潜力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冷浸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紫林山村为研究区,以种植水稻的冷浸田为对照,对比分析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
下载全文在线阅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8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